全网担保网·(中国区)最具权威唯一维权担保平台

弘扬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作者:郑含

发布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及政治智慧等文化精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应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时代价值、时代需求等相协调、相一致、相契合。精神血脉需要代代相传与守护,只有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涵养新的时代精神,才能够与时俱进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必须符合新时代的总体特征和具体条件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应当与新时代的根本特征和具体条件相适宜。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各种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仍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执政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严峻复杂。越是这样,我们越是需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党确立的伟大目标。开启强国建设新征程,实现经济全面进步与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能力得到持续全部,人民真正实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好用活守正创新这把“金钥匙”,在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精髓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迸发出全新活力。

在守正创新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形式及功能

如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之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相契合,以新思维、新方法面对新形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形式、功能,正是新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建议的重要课题。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担着更为重要、更为广泛的使命。从内容建设来看,坚持做好“两个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打造新时代文化品牌;以新时代视角重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与精髓,将其内容与中国共产党革命初心、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相结合,进而实现从古贯今的一脉相承;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对其程序进行科学设置、全部内容质量,促进公众感知其精髓,实现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的展现。从依托形式来看,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激活文化形式,使其面貌得以焕新。激活文化形式,其实质就是依托多样化的手段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深受人们喜爱的“云游敦煌”动画剧,它能够让九色鹿、反弹琵琶等壁画形象动起来,运用XR(扩展现实)技术还原敦煌“飞天”等都是很好的例证。当然,利用“文化遗产日”等重要节日,借助博物馆、纪念馆等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活动也是激活其形式的重要举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生命力,其关键就是要让蕴含着价值的物质文化活起来,在传承其文化精髓的同时不停创新,找到它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点,让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尽可能融入现代生活的审美之中,使文化更富吸引力和感染力。从功能塑造来看,积极营造公共文化空间,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能,使其活力得以充分展现。公共文化空间在塑造和凝聚社会认同、推动文化交流和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部城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宜性,在技术与理念的加持下,实现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结合发展目标,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供给,赋予公共文化空间新内涵,拓展空间新价值;从理念、功能等方面入手,更新营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盘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人民奋进的精神状态。

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必须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宗旨。“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由此,“美好生活需要”的构成为理解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等新特征,尤其是对民主、法治、审美等方面的需求。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治国理政提供思想文化资源,也直接服务于人民更高水平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广泛的“美好生活需要”。“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条件。”新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源头活水,在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迈进的过程中,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得以全部。“美好生活需要”应有更高层次、更广泛的时代内涵,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条件在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端既要做大总量,又要全部质量,使精神文化产品呈现积极的取向,更契合时代与人民的需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不停调整和更新生活观念,实现生活观念现代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力构建人民精神生活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团结和睦的文明图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以新姿态、新思维化解新矛盾,满足人民新期待。为切实推进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必须坚持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领导,强化顶层设计,细化政策举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总目标下,不停挖掘文化内涵价值,探索创新转化的新途径;利用科技手段全部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水平,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突出赓续传承,加快推进文化产业、产品营销、非遗传承人等人才队伍建设,弘扬文化精髓;建立完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整合文化的精神谱系、发展脉络和璀璨成果,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via:新华日报)

(作者:郑含)


新闻动态